黃瓜灰霉病的发病条件?

2025-05-07 19:42

黄瓜灰霉病是由真菌浸染而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或菌核的形式遗留在土壤中或附在黄瓜残株败叶上越冬,病原菌借助气流、滴水和田间操作传播。在冬季温室黄瓜生产中,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侵染引起,主要通过菌核萌发产生的菌丝体、孢子梗、分生孢子传播,分生孢子成熟后随气流、雨水、露水等传播。

灰霉病的发生与光照不足、低温和高湿条件密切相关。病菌发育适温是18℃~23℃,相对湿度是90%以上,特别适宜在冬季低温寡照的温室内发生。当夜温过低,尤其是夜温低于15℃时,根系生长受阻,吸收能力下降;连续3天低于12℃,根毛会出现脱落,造成地上部分营养不良、叶片边缘黄化等,缺素症表现明显,此时病菌就趁机从叶缘开始侵染,引发病害发生。

在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栽培黄瓜灰霉病发病期盛期在5月期间,若遇到连阴雨、光照不足、气温低、湿度大的天气条件时,如不及时通风透光,发病会加重。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足90%时,病害蔓延会停止。因此,控制温室内湿度、维持适宜温度和日照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