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好灌浆水,小麦开花后即进入灌浆阶段,此时高温、干旱、强风迫使空气和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大,浇好灌浆水可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延缓根系早衰,增强叶片光合作用,预防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干热风是指小麦生育后期由于高温、低湿并伴随大风使小麦减产的一种气象灾害,常出现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尤其灌浆中期危害最大,轻者减产5%左右,重者减产10%~20%。
防御干热风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概括来说,应抓好“改、躲、抗、防”四条措施。改,就是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田小气候,逐步建设高产、稳产农田。躲,就是选用早熟高产品种,采用适时早播等栽培措施,促使小麦提早成熟,躲灾以减轻干热风危害。抗,就是选用抗旱、抗病、抗干热风能力强、落黄好的优良品种,抗御干热风危害。防,就是在干热风来临前,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包括避免氮肥使用超量、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料、孕穗至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植株的抗性。用20%甲哌鎓·多效唑微乳剂处理能增加小麦植株根量,促进根系下扎,茎秆粗壮、叶片素质全面改善,显著提高小麦植株抵抗拔节后干旱的能力,有效减缓穗粒数和粒重的下降,增产效果明显。一般20%甲哌鎓·多效唑微乳剂也用作于促进小麦分蘖,小麦植株长势过旺时,在3~4叶期每亩26~30mL的药液对水25~3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在小麦抽穗到乳熟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可以经麦叶吸收后,加快干物质的合成、运输和积累,使麦粒灌浆充足,灌浆速度加快,有明显的增加粒重和促进成熟的作用,从而减轻干热风的危害。一般每亩小麦每次喷施磷酸二氢钾用量为100克,对水25公斤(或0.3%~0.4%的浓渡)。在小麦扬花初期和灌浆初期各喷1次,两次间隔时间为10天左右。如小麦植株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可以在小麦灌浆前期,喷施1%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每次每亩用量为25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