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麦根腐病的发生?

2025-05-06 17:37

在发病初期,可使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25%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克)+腐植酸水溶肥挑战王50g均匀喷施一亩地,可以有效防治小麦的根腐病,修复小麦根系,促进小麦根系生长,让小麦尽快恢复到健康生长状态。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根腐病的品种,种植不带黑胚的种子。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采用小麦与豆科、马铃薯、油菜等轮作方式进行换茬,适时早播,浅播,土壤过湿的要散墒后播种,土壤过干则应采取镇压保墒等农业措施减轻受害。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的品种。药剂拌种时,需要挑选籽粒饱满且无破损病害的种子,再将小麦种子放入到配制好的农药中浸泡一段时间,使植株的感染病害的几率减少,然后要将小麦种子放置在太阳下晾晒1-2天,使其健康生长。播种繁殖小麦前,需要翻耕30厘米的土壤,除去土壤中的碎根和碎石,使土壤更为松软,再向土壤里喷洒除菌药剂,消灭土壤中的致病真菌和虫卵,并且小麦最好要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2年,使其抗病性提高。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发现小麦有根腐病迹象,要每隔一周喷洒1-2次多菌灵药剂,为其消毒灭菌,维持小麦正常生长,并且在暴雨时节,及时排出小麦土壤中的积水,以免植株根部腐烂。使用腐熟透的农家肥做基肥,或使用复合肥搭配生物菌肥进行撒施。播种前对小麦种子使用合适的种衣剂进行拌种,防病防虫。苗齐后使用根小子复合微生物菌肥进行灌根,应对根腐病、茎基病有较好的效果。生长发育期很好地利用抗病增产叶面肥的效果,抗病防病辅助增产。及时防治生长阶段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苗壮抗病能力也更强一些。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枯死、叶枯和穗枯。由于小麦受害时期、部位的症状差异,因此有斑点病、黑胚病、青死病等名称。症状表现常因气候条件而异。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多产生根腐型症状。在潮湿地区,除根腐病症状外,还可发生叶斑、茎枯和穗颈枯死等症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