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黑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伤口、衰老的叶片和茎部侵入,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注意轮作,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控制温度和湿度,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等。
使用日本酶细菌制成的堆肥施肥,确保使用无病种子,雨后及时排水除渍,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与葱蒜类、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300~4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左右一次,在收获前3天停止使用。
及时打去老叶、病叶并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