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病原因?

2025-05-04 23:18

细菌在枝条皮层组织内越冬,翌春开始活动。杏树开花前后,细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昆虫传播,经叶片气孔、枝条的芽痕和果实的皮孔侵入,潜育期7一14d。枝条溃疡斑内细菌可存活1年以上。春季溃疡斑是主要初侵染源。气温19—28℃,相对湿度70%一90%利于发病。如夏天温度高,湿度小,溃疡斑易干燥,不利于发病。该病一般于5月间开始出现,7—8月发病严重。温度适宜,雨水频繁或多雾、重雾季节发病重。大暴雨不利病菌的繁殖和侵染。一般春秋雨季病情扩展较快,夏季干旱季节扩展缓慢。树势强,病菌的潜育期长,发病较轻且晚。杏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等,发病较重。叶片通常5月间发病,夏季干旱病情发展缓慢,雨季又可侵染。此病在温暖、降雨频繁或多雾季节发生,品种之间抗性差异大。发病原因由细菌引起。杏树的杏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新梢。叶片受害后,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小点,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约2毫米,周围似水渍状,略带黄绿色晕环,空气湿润时,病斑背面有黄色菌脓,病健组织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病死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