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期如何搞好水分管理?

2025-05-04 06:13

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应推广节水灌溉,把握浇水时机,注重方法,避免大水漫灌,以免浪费水资源并影响花生正常生长。覆膜花生可采用间歇灌水,减少水分深层渗漏和土壤蒸发,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兼具节水和增产双重优点。丘陵旱地应推广膜下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方式,改善生产条件,减轻病害,提高群体质量,取得显著增产效果。结荚期后浇水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和低温深井水,以防烂果、落果和抑制生长。同时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渍害。

花生从盛花到饱果期气温高,植株体积大,土壤蒸发和叶面蒸腾量增加,日耗水量达到高值,是对干旱敏感期。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为60%至70%,若低于50%将影响茎叶生长,减少花量,导致结果少、秕果多。因此,土壤水分低于60%须立即浇水防旱,采用喷灌或小水快速沟灌,避免大水漫灌。喷灌时注意雾化程度,确保均匀,浇水时间应在早上或傍晚,避免中午阳光强烈时浇水造成烂针烂果。风速4级以上时停止浇水,防止倒秧。

花生具有“地干不扎针,地湿不鼓粒”的特点。盛花期至饱果期若降雨过多或排水不良,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会因土壤缺氧影响根系或荚果发育,造成大量烂果。受涝地块花生烂果率增加25%,单株烂果1.2个以上,平均减产约30%。因此,易涝地块应及时疏通排水沟;山区丘陵地应挖好堰下沟,与拦腰沟、花生垄沟相通,解决“半边涝”问题,防止土壤冲刷和地堰塌陷,做到小雨不内涝,大雨不成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