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均可发病,24℃时发病重。相对湿度87~98%易发病,以相对湿度95%以上发病最重,相对湿度低于54%则不发病。丝瓜炭疽病的病原在种子上或随病残株越冬,也可以在温室或塑料大棚旧木料上存活。越冬后的病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棚室、架材、防寒设备也可带丝瓜炭疽病病菌。30℃以上,8℃以下炭疽病停止发病。通风不良,氮肥偏多,灌水过量,重茬,炭疽病发病重。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种子上,或随病残株在田间越冬,亦可在温室或塑料大棚旧木料上存活。潜伏在种子上的菌丝体也可直接侵入子叶,导致苗期发病。病菌分生孢子通过雨水传播。病菌也可以由害虫携带传播或田间工作人员操作时传播。湿度是诱发本病重要因素,在相对湿度87%~98%范围内,空气湿度大,易发病。早春塑料棚温度低,湿度高,叶面结有大量水珠,叶片吐水或叶面结露,易流行。露地条件下,南方5~6月发病,北方7〜9月发病,相对湿度低于60%,病势发展缓慢。氮肥过多、大水漫灌、通风不良、植株衰弱发病重。瓜类炭疽菌,气生菌丝繁茂,灰白色,背面暗褐色,生大量菌核。载孢体盘状,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初呈红褐色,后变黑褐色,顶端不规则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