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锈病是怎么引起的?

2025-05-03 08:26

叶锈病菌是一种多孢型转主寄生的病菌,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产生疱疹状病斑,很少发生在叶鞘及茎秆上。北方春麦区,由于病菌不能在当地越冬,病菌则从外地传来,引起发病。冬小麦播种早,出苗早发病重。一般9月上、中旬播种的易发病,冬季气温高,雪层厚,覆雪时间长,土壤湿度大发病重。毒性强的小种多,能使小麦抗病性“丧失”,造成大面积发病。小麦叶锈病于小麦收获后就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冬麦播种出土后叶锈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冬小麦麦苗上。播种较早的由于气温较高,利于叶锈病的生长,因而受害小麦发病重。播种较晚,叶锈菌侵入之后由于气温较低不能形成夏孢子堆,就以菌丝潜伏在麦叶内越冬。小麦叶锈病又称黄疸病,是由小麦隐匿柄锈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产生疱疹状病斑,很少危害叶鞘和茎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