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痒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2025-05-02 07:38

本病潜伏期为1~5年,临床特征是瘙痒与运动共济失调。病羊早期症状表现出敏感、易惊、高抬头、以高抬腿姿态行走或奔跑。痒病发展期,病羊表现出瘙痒,用后肢对胸侧、腹侧和头部进行搔抓,有时还会对腹肋部、股部或尾部进行啃咬,或在墙壁、树干等物体上摩擦患部,从而导致大量的被毛脱落、皮肤红肿发炎,甚至破溃出血。病羊一般体温正常,食欲照常,但身体却逐渐消瘦,因无法跳跃,遇到土堆、沟坡、门槛时,可出现反复跌倒的症状。本病有几周或几个月的病程,病死率几乎达到100%。病初羊食欲良好,体温正常,易惊吓、不安或疑视、磨牙,有时表现癫痫状,病羊有些表现有攻击性或离群呆立,头高举,高抬腿行走,头、颈、腹发生震颤。最特殊的症状是瘙痒。病羊主要表现出瘙痒和共济失调。发病初期,病羊体温正常,食欲良好,但容易受到惊吓,惶恐不安或者双眼凝视,磨牙,有时会呈现癫痫状,部分会独自离群呆立或者呈现攻击性,高举头部,且头、颈、腹出现震颤,有时还发生大小便失禁。瘙痒是该病最典型的症状,病羊身体不断摩擦硬物,且用后蹄频繁挠痒。人为用手抓病羊背部,会出现唇部颤动和摇尾的现象。由于持续摩擦、口咬和蹄挠,往往会导致肋腹部及后躯的被毛脱落,损失大量的羊毛。随着瘙痒的不断加重,会严重影响采食和反刍。随着神经症状的逐渐加重,病羊行动失调,走动时往往会高抬四肢,步速很快,即呈共济失调。日渐消瘦,最后不能站立,几乎100%死亡。由羊瘙痒因子感染引起。病羊表现为易惊、头颈细震颤、癫痫样发作、点头、侧转等运动失调、步态异常,多因剧痒摩擦致大片体毛脱落,体重下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