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彻底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及时拔除病株。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作为底肥,根据当地气候适时播种。苗期采取小水勤灌,可减轻病毒病发生。在天旱时,不要过分蹲苗。苗期5~6叶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药防治蚜虫。选择抗病品种,调整蔬菜布局,合理间、套、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适期早播,躲过高温及蚜虫猖獗季节,适时蹲苗应据天气、土壤和苗情掌握,一般深锄后,轻蹲十几天即可。蹲苗时间过长,妨碍根系生长发育,容易染病。水分管理方面,播后即浇第一水;次日或隔日幼苗出土时浇第二水;第三、四天幼苗出齐后可因地制宜浇第三水;4~5片真叶时浇第四水;7~8片真叶后浇第5水。每次浇水均有利于降低地温,连续浇水,地温稳定,可防止病毒病的发生。病毒病主要是由蚜虫传播的,因此应着重防治蚜虫。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发病初期可用1.5%的植病灵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每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甘蓝病毒病应以防为主。与十字花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邻近种植。在高温季节,要注意加强对菜地,特别是苗床的肥水管理。适时播种,在该病常年发生严重的地区,可适当提早或推迟播种期,使幼苗期避开高温、干旱高峰阶段,减少蚜虫传毒。定植时剔除病苗、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