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什么药防治?

2025-05-01 09:13

亩用50%的氯溴异氰尿酸60克、20%噻菌酮悬浮剂125-160克、1.5%噻霉酮水乳剂10-50毫升、20%噻唑锌悬浮剂100-125毫升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20-20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每隔7天防治1次。注意药剂轮换使用。发现零星病株或初见发病中心,要立即喷药封锁。如果天气条件有利于发病,应进行全田防治,并对周边田块喷药保护。科学施药,可选用噻唑锌、噻森铜、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解淀粉芽孢杆菌等药。在露水干后进行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交替选用农药。喷药后遇雨要及时补治。加强肥水管理,做好健身栽培,配方施肥,浅水勤灌,杜绝串灌、漫灌,避免病田水流向非病田。严格检疫措施,植物检疫机构要严格产地检疫,严禁发病田留种。发病区的稻种、稻谷,须检疫合格后方可调出。对外地调入的稻种,要加强复检。发病田的稻谷要单收、单加工,对谷壳、秸秆及附近杂草进行统一销毁。水稻细菌性病害蔓延速度很快,及时监测、正确用药、科学管理是取得良好防效的重要保障。无论选用化学农药还是生物农药,防治时间至关重要,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应立即由外向内喷药包围,暴雨过后要及时补治。已发病田块不能串灌、漫灌和使用循环水,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当田间病害处于点发阶段、气候条件和稻株长势又适于发病时,每亩选用20%噻枯唑或25%噻枯唑可湿性粉剂或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1500倍液;14%胶胺铜水剂5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400倍液;12%施稻灵胶悬剂2000倍液;25.9%植保灵水剂700倍液喷雾,每5-7天1次,连喷2-3次。施药后如遇雨,雨后应补喷。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可用叶枯唑、噻菌酮、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农用链霉素、碱式硫酸铜等铜制剂、辛菌胺、菌毒清等防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