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毒血症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2025-05-01 15:02

剖检可见真胃含有未消化的饲料,左心室的心内外膜下有出血点,肺腑出血和水肿,肾脏充血、肿胀,比较柔软,胸腺常发生出血,大小肠出血。病程较长病例胃内充满未消化的饲草,胃壁有黏膜脱落和溃疡,腹膜及肠浆膜下有出血斑点,肠管内充满大量气体和少量带血的液体,肠黏膜脱落和溃疡,心脏肿大,心包内有混浊积液,心内外膜有小点出血,肾脏表面充血,实质松软如泥,略加触压即烂,胆囊肿大1~3倍,胆汁较黏稠,小肠壁呈血红色,有的病例有溃疡。

羊肠毒血症的临床症状:羊肠毒血症潜伏期短,多呈急性经过,突然发病,几分钟后死亡。病程缓慢的病羊表现离群呆立或卧地,体温不高,口吐白沫,有时磨牙,角弓反张,眼结膜苍白,全身肌肉抽搐,腹泻,粪便呈暗黑色,混有黏液或血液。有的病羊有食毛癖,濒死前可见转圈或步态不稳,呼吸困难,倒地后呈四肢划水状,颈向后弯曲,继而昏迷或呻吟,最后衰竭死亡,死后腹部膨大,急性病例从发病到死亡仅1~3h,病情缓慢的延至3~10h或1~3d后死亡。

急性病例没有特征性病变,通常都是营养良好,死后尸体迅速腐烂。尸体臌胀,胃肠充满气体和液体,真胃内有未消化的饲料,肠道特别是小肠黏膜充血、出血,严重的整个肠壁呈红色或溃疡,肾变软如泥,犹如脑髓样,肝肿大、质脆,胆囊充盈肿大2-3倍,全身淋巴结肿大。肺脏出血、水肿,体腔积。死后迅速发生膨胀腐败;胃肠内充满气体和液体物,真胃和肠黏膜常呈急性充血、出血性炎症,故有“血肠子病”之称。腹膜、膈膜和腹肌有大的斑点状出血。最特征性的变化为肾脏表面充血,肿大,质脆软如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