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油菜菌核病的发生?

2025-04-29 16:04

选用早熟、高产、抗病品种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根本措施。播种前筛去种子中的菌核或用盐水(10千克水加食盐1~1.5千克)选种:将下沉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如果该病发生严重,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两年,常见的为稻油轮作:油菜收后种水稻,然后种小麦、水稻,第三年才种植油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清除老黄叶,开沟排水,深耕深翻,合理施肥。施基肥、增施磷钾肥、花期尽量少施氮肥。由于油菜在开花期易感菌核病,因此可选择在初花期,喷洒1次药剂,相隔7-10天后进行第2次用药,喷洒2次药后,如果遇上连续阴雨天气,需要再喷洒1次药剂,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用药时兑水量为50-60千克,可适当喷粗雾,从花至基部茎杆都需要进行喷洒,致使植株表面形成药剂保护层。每年9月选好苗床,培育矮壮苗,适时换茬移栽,做到合理密植,杂交油菜667m2栽植10000~12000株。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防止种子带菌通过筛选、风选、药剂拌种等方法消除菌核和杀灭种子表皮病菌,播种无病种子。在播种前可用0.5~0.75克食盐或0.5~1千克硫酸铵,兑水5千克选种,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用清水洗干净后再播种。水旱轮作,避免连作苗床、大田不重茬。油菜地尽可能避免连作,最好实行水旱轮作,以减少田间菌核量。油菜收获后,将在田间、路旁和脱粒场等处的病残体彻底清除,集中烧毁。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群体结构,注意开沟排渍,做到雨住田干。秋季深耕,春季中耕培土1~2次,可以破除、淹埋子囊盘。及时除草,减少田间荫蔽。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磷钾和硼肥,适当施用氮素化肥。早施薹肥,避免薹花期过量施用氮肥。做好中耕培土,及时摘除病、黄、老叶,随即带出田外,减轻病菌蔓延危害。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区,适当降低油菜的种植密度,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