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在寄主枯死后,雌成虫在根结内产出的卵囊团和2龄幼虫随病残体在约20厘米深的土壤中越冬,一般存活1~3年。翌年,离开卵囊团的2龄幼虫从嫩根侵入,刺激细胞膨胀形成根结,幼虫在根结内继续发育、成熟并交配产卵。初孵幼虫留在卵内,2龄幼虫离开卵块,钻出寄主到土中越冬或再侵染。根结线虫多分布在20厘米以上的土层内,通过病土、浇水和农事活动传播。南方根结线虫生存适温为25~30℃,温度低于5℃或高于40℃时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土壤湿度是影响其发生与繁殖的重要因素,湿度在40%~70%时繁殖最快,也适宜其在土中的存活和累积,这是京郊春季保护地黄瓜发生较轻、秋棚西红柿发生重的原因。病原菌为南方根结线虫,以2-3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病土、病残体、病苗随施肥、灌溉和农事操作传播。根结线虫一般在30厘米以上土层危害,以5-20厘米土层分布最多,在地势高燥、土质疏松、湿度适当、盐份低的地块危害严重,多年连作地块发病严重。据调查,本县安各庄镇西红柿根结线虫病初浸染来源可能是花生田的带病育苗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