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锈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2025-04-28 22:36

中国北方以冬孢子附着在蚕豆病残株上越冬。萌发时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担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传播到寄主叶面,萌发时产出芽管,直接侵入蚕豆,后在病部产生性子器及性孢子和锈子腔及锈孢子,然后形成夏孢子堆产出夏孢子,借气流传播形成再侵染,秋季形成冬孢子堆及冬孢子越冬。中国南方以夏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并完成侵染循环。锈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品种及播种期等有密切关系。气温14-24℃,适于孢子发芽和再次侵染,夏孢子迅速增多,蚕豆锈病的病菌会借助风雨进行传播扩散,在蚕豆生长环境温度在20-25℃很容易引发蚕豆锈病,所以多数蚕豆锈病在春雨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病害极为严重。蚕豆在低洼积水、土质粘重、通透性差蚕豆锈病发病极为严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