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霜霉病是由寄生霜霉引起的、发生在甘蓝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茎、花梗直至种荚,在甘蓝各生育期均可发病。病叶上病斑初为淡绿色,以后病斑逐渐变为褐色至紫黑色,微凹陷,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叶背病斑上呈现白色霜状霉层;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致使叶片变黄枯死。苗期发病症状表现为幼苗茎叶上出现褪绿病斑及白色霜状物,后期发病严重时,幼苗茎叶变黄枯死。成株期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水渍状褪绿斑,随病情发展,病斑颜色逐渐加深,渐变为黑色至深黑色,病斑初期多为近圆形,扩展过程中因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略凹陷,天气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产生白色稀疏的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温度较高时,病斑常发展为黄褐色或黄白色枯斑。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融合形成枯死黄斑。老叶发病后,病原菌有时也能侵染茎部,继而发展侵染进叶球内,使中脉及叶肉组织上出现黄色至褐色不规则形的坏死斑,后期叶片干枯脱落。初时在叶片上产生褪绿斑点、扩展后因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大小5-10毫米或更大,黄色或淡黄褐色,稍凹陷。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白色霉层。有时病斑正面亦生有白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病斑连片,致使叶叶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