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腐蹄病的防治首先应改善牛舍的卫生条件和供应钙磷比例合适的饲料。发现病牛时,要及时处理。调配好饲料日粮,满足牛体对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碘、锌等微量元素的需要,对高产奶牛还应供给烟酸。每天每头奶牛拌料喂给50毫克乙二胺二氢碘,保持牛床、水槽、运动场的干燥卫生,防止积水积尿。每季度修剪一次牛蹄,削去蹄底的胼胝,剪去过长蹄甲。药浴时,用4%的硫酸铜溶液或10%的福尔马林溶液让牛蹄浸泡3~5分钟。捡拾运动场中的尖锐物如钉子、铁丝、石子等。
处理患病牛时,先提起病蹄并保定,用消毒药如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蹄底部,用蹄刮刀将腐烂区削成圆锥形使脓汁排出,然后用10%碘酊消毒后将硫酸铜粉或水杨酸粉、磺胺、碘仿等撒布于腔内,最后用浸有松馏油的棉团塞紧,用蹄绷带包扎,外涂松馏油,隔2~3天检查一次。也可用CO2激光聚焦光束烧灼腐烂处。有全身症状时,可肌注或静注抗生素。每年定期对蹄底维修1~2次,在霉雨或潮湿季节用3%福尔马林溶液或10%硫酸铜溶液定期喷洗蹄部,不用发生腐蹄病公牛的精液配种。
治疗时应早发现、早处理,病牛的第一天进行治疗,3~4天即可恢复;延误至3天,则需要7天,恢复延误至10~12天。对跛行牛进行检查,取出造成创伤的异物,清洗并用纱布包扎伤处。使用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或磺胺类等药物进行注射或灌注,连续用药3~5天,以保持血液中的药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