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植株适宜生长在花岗岩、沙岩、砾岩风化形成的酸性红壤、红褐壤和山地黄壤。其根系深且分布广,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磷和钾含量高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树皮发育正常,油分形成得早,油分含量高,品质优。而在土层浅薄、贫瘠、排水不良的碱性土壤中,植株生长不良,枯枝严重,寿命短,能更新的代数明显减少。
育苗选地和整地时,苗圃地应设置在有屏障的湿润山坡,保证苗木越冬正常,加强管理提高生长速度,以便提早出圃。而日照长、易受寒风侵袭的平坡面地,苗木越冬困难、不利于肉桂生长。育苗地宜选择靠近水源、有荫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坡向以朝东南方为宜。
肉桂可用播种、扦插和压条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育苗时,肉桂种子发芽慢。可将种子与3~4倍的湿润细沙混匀,放入木箱或土坑内,上下垫盖湿润细沙5~7厘米,一般约经10~15天,种子破口出芽时,及时播种为宜。3~4月播种。先翻整地,施堆肥,耙细整平,开1.3米宽的高畦。条播,盖细土2~3厘米,最后盖草。经过催芽的种子,播后约15天出苗,未经催芽的种子,播后30~40天才出苗。当种子出苗时,将盖草揭去。需搭荫棚,透光度为30%~40%,苗期要勤除草、松土、追肥,天旱土干时要及时灌水。追肥用人畜粪水和尿素,每隔1~2月施1次,培育1~2年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