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是玉米生育期内发生的主要虫害之一。初孵幼虫大多爬入玉米心叶内,留下白色薄膜状表皮,呈花叶状;2、3龄幼虫在心叶内潜藏危害,新叶展开后,出现整齐的排孔;4龄后陆续蛀入茎秆内继续危害。蛀孔口常堆有大量粪屑,茎秆遇风易从蛀孔处折断。由于茎秆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运输,玉米已早衰,严重时雌穗发育不良,籽粒不饱满。初孵幼虫可吐丝下垂,随风飘移扩散到邻近植株上。
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为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人穗轴或食害幼嫩的杆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人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
尤其雌穗在结实前受害,往往不结实,结实后受害,籽粒被蛀食且有虫粪,影响产量和品质,严重时产量损失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