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蔓枯病的病原菌喜欢温度在20℃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因此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病。偏施氮肥发病重。瓜类作物连作,丝瓜种植过密,浇水过多,通风不良,植株长势弱等情况也可加重病害的发生。种植前未深翻晒土,日常摘叶等农事对株体造成伤口,病菌借雨水反溅侵入株体等。
丝瓜蔓枯病的病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分生孢子器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分生孢子萌发生芽管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形成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经7~8天潜育期后发病。菌源靠雨水反溅传播,发病后田间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及农事操作传播。
氮肥施用量过多,造成细胞膨大,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抗逆、抗病能力降低,易受机械损伤和病菌侵袭,此外,过多的氮素还要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影响作物的产品品质。保护地栽培空气湿度过大、光照弱等条件下,易引起发病。农事操作留下伤口,如有的瓜在抽蔓期吊绳、绑蔓、去除砧木萌芽,去除卷须、侧枝等,有的需要在结果期绑蔓、落蔓、打卷须、打侧枝、去病叶老叶等,这些伤口、叶痕都会给病菌留下可趁之机,病菌趁虚而入,后期温度、湿度合适,爆发蔓枯病。绳索系的手法太重,索绳太紧,易在瓜类茎部留下伤口,昼夜温差或湿度较大时,病菌直接侵入。
丝瓜蔓枯病发生原因主要有品种不抗病、种子带菌、种苗带病、重若连作、连续阴雨天气过程、高温潮湿的环境、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田间湿度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