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的病原是什么?

2025-04-25 12:10

温、湿度是病害发展流行的主要条件。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叶面没有水滴或水膜,孢子囊不能萌发和侵入,病害就不会发生。温度低于15℃或高于28℃,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温室大棚内通风不良,湿度过高,结露多,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和病菌的萌发、侵入,易于病害的发生流行。病菌的萌发和侵入需要有足够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配合才能完成,病菌在有水膜的情况下,温度在10~20℃范围内即可萌发侵入,并引起植株叶片发病。地势低洼,土壤质地差,肥料不足,栽培过密,通风不良,浇水次数过多,都能引起病害加重发生。霜霉病是一种气传性病害,在黄瓜种植中发病普遍,主要危害叶片、茎等部位,要注意防治。可以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并实行地膜覆盖,雨后排水避免湿度过大。如果发病,选用大蒜油加沃丰素、有机硅兑水喷防。黄瓜霜霉病病原为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菌,病菌的孢子囊梗无色,单生或2-4根束生,从气孔伸出,上部呈3-5次锐角分枝,分枝末端着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卵形或柠檬形,顶端具乳状突起,单胞,淡褐色。孢子囊可萌发长出芽管,或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变为圆形休止孢子,萌发芽管,侵入寄主。卵孢子球形,黄色,表面有瘤状突起。露地黄瓜种植中该病菌的孢子囊靠气流和雨水传播。大棚黄瓜种植,人们的生产活动是霜霉病的主要传染源。黄瓜小苗或者成株都能受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