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病毒病的发病规律?

2025-04-25 22:02

油菜病毒病从苗期到角果期都可能发病,子叶至5叶最容易感病,会侵染整株部位导致整株油菜发病。发病症状因油菜品种不同有所差异,甘蓝型油菜叶片症状以枯斑型为主,出现黄斑,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中心有一黑褐色枯点,多发生于老龄叶片、向新叶扩展,也有黄斑型和花叶型。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症状表现为花叶,首先心叶叶脉呈透明状,逐渐褪绿,叶片皱缩,发育缓慢。

病原由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油菜花叶病毒等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病毒在种子或田间植物活体上越冬,田间靠蚜虫(包括桃蚜、萝卜蚜、甘蓝蚜等)传播。冬油菜区由于终年长有油菜、春季甘蓝、青菜、小白菜、荠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和杂草,成为秋季油菜重要毒源。此外,车前草、辣稂等杂草及茄科、豆科作物也是病毒越夏寄主。有翅蚜在越夏寄主上吸毒后迁往油菜田传毒,引起初次侵染。油菜田发病后再由蚜虫迁飞扩散传播造成该病再侵染。冬季不种十字花科蔬菜地区,病毒在窖藏的白菜、甘蓝、萝卜上越冬,翌春发病后由上述蚜虫传到油菜上,秋季又把毒源传到秋菜上,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此外病毒汁液接触也能传毒。

秋天温度15~20℃,干旱少雨,蚜虫迁飞量大有利于发病。油菜栽培区秋季和春季干燥少雨、气温高,利于蚜虫大发生和有翅蚜迁飞,该病易发生和流行。秋季早播或移栽的油菜、春季迟播的油菜易发病。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较甘蓝型油菜发病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