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逐渐增多,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不仅有利于玉米茎叶的生长,也为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最容易发生的病害就是玉米的细菌性茎腐病和顶腐病。病原菌在土壤、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是下一季玉米发病的初侵染菌源。种子带菌可以远距离传播,使发病区域逐渐扩大。顶腐病具有某些系统侵染的特征,病株产生的病原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在低洼地块、土壤黏重地块相对发病严重;水田改旱田地块、坡地和高岗地块发病较轻。环境温度较高、降水量较多并且光照强度较高的话,就比较容易让玉米植株患上顶腐病。在土壤黏性较大并且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块种植玉米,玉米患上顶腐病的几率也是比较高的。环境不适的情况下,玉米植株顶端的细嫩组织就会受到损伤,这样细菌就会比较容易侵染到植株中,并且使细菌扩散的速度加快。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还会周期性吐水,也会给细菌的繁殖创造比较好的条件,进而导致玉米植株出现顶端叶片大规模腐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