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褐斑病又称葡萄斑点病、葡萄褐点病、葡萄叶斑病或葡萄角斑病,主要危害植株中下部叶片。褐斑病分为大褐斑和小褐斑两种。大褐斑病由葡萄拟尾孢菌引起,病斑直径3~10毫米;小褐斑病由葡萄座束梗尾孢霉、葡萄明针尾孢霉引起,初期在叶片正面呈现褐色小点,后扩展为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侵染点发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规则的角状斑点,逐渐扩展至直径1厘米,颜色由淡褐变为赤褐色,周缘黄绿色,严重时多个病斑连结成大斑,边缘清晰,叶背面周边模糊,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湿度大时产生灰褐色霉状物,部分品种病斑带有不明显的轮纹。葡萄蔓枯病主要危害蔓梢或新梢,是重要病害之一。种植中应及时检查枝蔓,发现病斑后刮除并涂抹石硫合剂消毒,同时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发芽前喷施五氯酚钠或石硫合剂等药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