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灰霉病又称白色斑点病,是大葱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上呈白色椭圆形或近圆形斑点,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使叶尖卷曲枯死。湿度大时,枯叶上出现大量的灰色霉层。防治措施包括清除葱蓟马越冬场所,减少越冬虫源;改变田间环境条件,抑制害虫的发生;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化学药剂防治。施肥驱蝇时,施入田间的各种粪肥和饼肥等农家肥料必须充分腐熟,以减少害虫聚集。多施入河泥、炕土和老房土等做底肥,这些物质具有葱蝇不喜欢的气味,有驱蝇性。大葱防治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结合园艺措施、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辅以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
葱潜叶蝇又称叶蛆。幼虫终生在叶内曲折穿行,取食叶肉,叶面上可见到迂回曲折的蛇行隧道,叶肉被取食后,只留两层白色透明的叶表皮,严重时,一叶被多条虫危害,叶肉被大量取食,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1年发生3-5代,以蛹在被害大葱叶内和土中越冬。5月上旬为成虫发生盛期,成虫在傍晚把卵散产在大葱叶片组织内,卵呈白色,4-5天后孵化出幼虫,即开始在叶内取食危害,6月份为危害盛期,老熟幼虫在隧道一端化蛹,化蛹后穿破叶表皮开始羽化。因葱潜叶蝇幼虫一直在叶内危害,空气湿度对其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温度影响较大,天气炎热时发育不良,危害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