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掉空秆和小株。调查显示,玉米田中的空秆率通常在3~7%。小株不仅消耗养分和水分,还影响通风透光,因此应将其剔除。二、去掉无效果穗。一株玉米虽可长出多个果穗,但充分成熟的通常仅有1~2个。其余无效果穗,如“大瞎”,每株只保留上部1个,最多2个,其余应去除。三、站秆扒皮晾晒。此举可加速脱水,约15~20天后,含水量降低14~18%,促进早熟5~7天,增加产量5~7%。最佳时间在蜡熟末期,即籽粒有一层硬盖时进行。四、放秋垄、拿大草。灌浆后期应浅锄杂草,减少伤根或断叶,既利当年通风透光,又减轻翌年杂草危害。同时清除大草。五、防止高温热害。抽雄吐丝期遇异常高温,会导致花粉质量差、吐丝不畅、花丝活力弱等问题,影响受精和籽粒发育,形成秃顶、缺粒、缺行甚至空棒空秆。应及时灌溉补水,保障玉米正常开花、授粉与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