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2025-04-23 14:29

选种、土地翻整、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是农作物种植的基本步骤。目前常见的栽培方式包括墙体栽培、无土栽培、水稻的清洁生产、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等。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满足其在不同生长周期的营养和气候需求。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1.苗期管理:在天气干旱时为玉米喷水增湿,阴雨天开沟排水。

2.拔节期管理:在大风气候下及时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开花期管理: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辅助玉米授粉。

4.中耕培土:定期进行中耕培土,增强土壤通风透气性,促进根部发育。

科学追肥和适时浇水对玉米生长至关重要。拔节期结合降雨和灌水及时追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以促进果穗发育和小花分化,提高结实粒数。抽雄期玉米需水量达到高峰,应确保水分充足,同时注意排涝。

中耕除草保墒可疏松土壤、铲除杂草、蓄水保墒、促根发育。中耕深度应掌握在5~7厘米,行间深一些、根旁浅一些,以防伤根。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实行轮作,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高畦栽培、合理密度、适时移栽,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苗期控制浇水次数,抽雄前后保证正常水分供给,大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去雄及人工授粉,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适时收割。

培育适合密植的优良杂交种,加强田间管理,改进栽培技术,化学除草苗前、苗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都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