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发病初期出现褐色水浸状小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呈现湿腐症状,呈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30毫米甚至更大,呈淡褐色。湿度较大时,病部密生初为白色、后转为黑绿色的绒状霉层,最终病果干缩或腐烂。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田间发病后,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农事操作传播。病菌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温为20~24℃,需85%以上相对湿度,喜弱光,果实近成熟时易发病。
果实发病初期出现褐色水浸状小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呈现湿腐症状,呈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30毫米甚至更大,呈淡褐色。湿度较大时,病部密生初为白色、后转为黑绿色的绒状霉层,最终病果干缩或腐烂。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田间发病后,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农事操作传播。病菌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温为20~24℃,需85%以上相对湿度,喜弱光,果实近成熟时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