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疮痂病的发病条件?

2025-04-21 23:31

在高温多雨的6—7月份,尤其在暴风雨过后,伤口增加,有利于病原的传播和侵染,是发病的高峰期。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大,以甜椒和粗牛角形的辣椒发病重。氮肥用量过多,磷钾肥不足,加重发病。发病条件:露地栽培多从6月上中旬进入结果期后开始发病。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积水过多、田间郁闭、长势衰弱、密度过大、氮肥过多发生严重。病原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初次侵染来源,病菌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病菌与植株叶片接触后,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细胞间繁殖,致表皮组织增厚形成疮痂状,病菌可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疮痂病是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所致。该病菌附着种子表面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风雨、灌水、农事活动传播。病菌最适宜发育温度为27-30℃,最低5℃,最高40℃,高温多雨时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过密、生长衰弱时容易发病。辣椒疮痂病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高温高湿是诱发辣椒疮痂病的主要条件。辣椒在5月份定植到田间后,病斑出现的早晚受旬平均气温和旬降水量的影响,当连续两旬平均气温≥18.5℃、旬降水量≥11.1毫米时,田间就可出现病斑。病菌可以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随雨水、灌溉水在田间传播,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在这以后,病菌会通过蛀果害虫继续传播,由果实伤口侵入,导致病害发生大流行。当地农民种植蔬菜水平不高,品种选择不适当,种植密度过大。高温高湿是诱发辣椒疮痂病的重要条件。在高温多雨季节,尤其是在日光温室和大棚中气温高、湿度大时容易发病。潮湿情况下,病斑上产生的灰白色菌脓借雨水溅及昆虫作近距离传播。高温、多湿条件时病害发生严重,所以,疮痂病多发生于7-8月份,尤其在暴风雨过后,容易形成发病高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