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萎病有哪些危害症状?

2025-04-21 20:44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种植期的一种常见病害,由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引起,主要危害棉花的维管束等部位,导致叶片枯死或脱落。该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

症状表现多样:苗期有青枯型、黄化型、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红叶型等;蕾期有皱缩型、半边黄化型、枯斑型、顶枯型、光秆型等。枯萎病有时会出现紫红型、黄色网纹型、黄化型、萎蔫型等不同症状,开始发病时叶边稍带黄色,病株根系发育不良,主根短而细,叶片枯落时,茎秆顶部呈干焦状,会造成叶片或叶脉变色、组织坏死、棉株萎蔫甚至死亡。

枯萎病在子叶期即可表现症状,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重病株大量死亡。现蕾期过后,未死的病株逐渐恢复生长,症状趋向不明显或隐蔽。到结铃后期,温度下降,病株可再次表现症状,叶片、蕾铃大量脱落,重者枯死。常表现出不同的症状:①黄色网纹型:病叶叶脉褪绿变黄,叶肉仍为绿色,呈现黄色网纹状,最后叶片变褐枯死或脱落;②紫红型或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呈紫红色或黄色,多在叶缘发生,无明显网纹,严重时全株枯死;③皱缩型:病株节间缩短,明显矮化,叶片深绿色,稍增厚,皱缩不平;④青枯型:多发生在暴雨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青干枯死;⑤顶枯型:多发生在棉花生长后期,病株自上而下逐渐枯死,叶片、蕾铃大量脱落。病株维管束变为深褐色。在潮湿条件下,枯死的病株茎秆表面能产生大量的粉红色霉层。

最近正值雨季,如果排水不及时,植株子叶的叶脉会逐渐变黄,叶肉保持不见,形成黄网纹络;而后随着病情加重,叶片逐渐枯萎掉落。枯萎病是一种危害植株茎秆导致整株发病的病害,主要导致原因是降雨过多以及病虫害诱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