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疫病的发生规律是什么啊?

2025-04-20 08:39

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株地下部分或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风雨和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温、湿度条件适宜时,该病一旦发生,蔓延很快,短时间内可致全田毁灭。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温25~32℃,相对湿度高于95%并有水滴存在条件下易发病。露地大蒜在多雨季节或棚室大蒜放风不及时或浇水过量,形成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重。病菌主要在土壤中尚未腐烂的病残体上存活越冬,条件适宜后侵染大蒜,引起大蒜软腐。干旱时可自行缓解,对产量有明显影响。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25~30℃,土壤含水量高、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发病。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蒜细菌性软腐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6月。大蒜细菌性软腐病的感病生育期在大蒜生长后期。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生长过旺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雨水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大蒜疫病是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通过风力、雨水、灌溉等方式传播。一般4月下旬始发,5月中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此期正值大蒜孕薹和抽薹期,若有连续12mm以上的降雨3次以上,易造成该病的大流行。气候降水量大、雾天次数多加之温度高则易发病,一般在气温25℃-32℃,相对湿度高于95%,并有水滴存在的条件下加重大蒜疫病的发生。播期过晚危害严重。疫病是大蒜的重要病害,各地都有分布。夏季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可减产30%-40%。除为害大蒜外,还可为害葱、洋葱、蒜、茄子和吞茄等作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