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种植过程中怎样预防病虫害

2025-04-20 08:28

病毒病是黄秋葵主要病害,发病在5~9月。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尤其以顶部幼嫩叶片十分明显,叶片表现花叶或褐色斑纹状。早期染病,植株矮小,结实少或不结实。立枯病主要危害秋葵叶片,最后导致植株死亡,可使用波尔多液进行防治;蚜虫会危害秋葵叶片、花朵、果实,可选用吡虫啉类农药喷施防治。防治病毒病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在秋葵的生长过程中规范施肥和除草,其次是通过药剂防治,使用20%病毒AWP400倍液喷施,每七八天喷一次。黄秋葵常见的病害有疫病、病毒病、叶斑病、锈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毒毛虫、蚂蚁、地老虎、金龟子等。病害一般可在发生前期用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喷洒预防,虫害可用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灭杀。病毒病由蚜虫传播,应及时防治蚜虫。植株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500—8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蚜虫和蚂蚁可选用50%抗蚜威或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措施包括:1.选择优良抗性品种种植;2.播种前种子消毒;3.生育期内防治蚜虫、蓟马、白粉虱、叶蝉;4.采用名兴(2%辛菌胺醋酸盐·四霉素S水剂)/宁南霉素/毒氟磷/阿泰灵/氨基寡糖素/盐酸吗啉胍等15-20g/15kg水进行化学防治。加强管理,提高植株自身抵抗力,推行地膜栽培;合理搭架,改善株间通透性;旱天供水适时适度;施足基肥,及时施好定植后促苗肥和开花结果肥,使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根据植株长势抓摘叶、去老叶,用于控制营养生长和改善株间通透性;视采嫩果或采种果的需要,及时进行摘除顶心。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69%安克锰锌900倍液、64%杀毒矾4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隔7-10天喷雾一次,防治效果显著。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