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因素和栽培因素共同影响莴笋黑斑病的发生。温暖潮湿、阴雨天及结露持续时间长,病害易流行。在土壤肥力不足、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重。莴笋黑斑病的病原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发病后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圆形或近圆形,后渐扩大为3~15毫米,褐色或灰褐色,病斑上有同心轮纹,对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在3—5月和9—11月。常年连作、地势较低、雨后易积水、经常大水漫灌、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或徒长、土壤肥力不足、植株生长衰弱等因素均会加重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