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有哪些病虫害?怎么防治?

2025-04-18 11:33

马铃薯常见的病害有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等。防治方法(以晚疫病为例):播种前精选种薯,淘汰带菌的块茎,选择地势较高和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进行合理灌溉,在其生长后期进行培土;发现病株后选用锰锌氟吗林粉剂(500-800倍液)、50%退菌特(600倍液)、64%杀毒矾(400-500倍液)进行喷雾。

土豆常见的病害包括晚疫病、早疫病和环腐病等。防治措施如下:选用抗病品种,不从病区调运病薯,播种时剔除病薯。目前比较普遍的病虫害有早、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瓢虫,蚜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防治方法:栽培抗病品种适时早播加厚培土层喷药防治提早割秧做好窖藏。

主要有早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疮痂病、黑胫病等病害,有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及蚜虫、瓢虫等虫害。晚疫病主要危害土豆叶片,并使植株枯萎或腐烂,可使用甲霜铜进行防治;干腐病主要危害土豆果实,影响品质,可采用甲霜灵锰进行防治。

病害有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干腐病。虫害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土豆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疮痂病,粉痂病,黑痣病,环腐病,干腐病,病毒病,癌肿病等;虫害有蛴螬,红蚂蚁,蚜虫,块茎蛾,斑潜蝇,线虫等。

早疫病,控制方法:选择早熟抗病品种,选择高地势、肥沃土壤种植,增加磷钾肥施用量,通过合理密植,及时移除田间病残枝,可有效减少田间病源,发病后可使用代森锰锌,代森锌,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喷雾,效果非常显着。

叶斑病。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深耕,可有效减少土壤有害致病菌,发病后,可使用50%多菌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喷雾一次,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晚疫病。控制方法:现种植抗病品种,增加磷钾肥,改善植株生长;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气,及时去除田间病残枝条,然后用脱毒种薯减少病源的传播,发病后可使用代森锌,代森锰锌,烯酰吗啉,霜脲氰,氰霜唑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土豆有疫病,环腐病,病毒病,蚜虫等,防治方法有选择无病种薯,轮作倒茬,种薯消毒,出苗后发生病虫及时用药防治,蚜虫可用速灭杀丁喷雾触杀。

一、地上害虫:1、蚜虫2、斑蝥3、二十八星瓢虫4、马铃薯甲虫。二、地下害虫:1、地老虎2、蝼蛄3、金针虫。三、地上地下害虫:1、块茎蛾2、蛴螬。四、防治措施:1、植物检疫。2、农业防治。1)挑选种薯,选用抗病品种;剔除有病、有虫的薯块。2)冬季深翻耕,并捡拾虫蛹,清除田间地头杂草,破坏害虫生存和越冬环境,做好虫害的预防预报工作,减少次年虫口密度。3)不施用未腐熟的生粪,倒粪时进行药剂无害化处理,效果较好。3、物理防治1)利用害虫的趋性诱杀害虫,如糖醋液诱杀地老虎、新鲜马粪诱杀蝼蛄、黄板或蓝板诱杀蚜虫药剂拌种等;2)也可用天敌防治,如利用蜘蛛、瓢虫、草蛉等捕食蚜虫;灌水、灌根、撒施毒土可杀死地下害虫。4、化学防治:可用30%蒙邦虫清100ml/亩,地上地下害虫通杀;除此之外地上害虫还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地下害虫可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拒食胺乳剂500倍液灌根或沟施。

病毒病。马铃薯患病毒病会有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面卷曲、颜色发暗等表现。发病初期可喷洒盐酸吗啉胍、3%氨基寡糖素等进行治疗。另外,蚜虫会在薯间传播病毒,可用5%啶虫脒喷杀蚜虫。

晚疫病。马铃薯患晚疫病叶尖或叶缘会产生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边缘有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外缘出现—圈白霉,叶背更明显。块茎表面出现黑褐色大斑块,皮下薯肉亦呈红褐色,逐渐扩大腐烂。防治晚疫病,应该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气、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枝,建立无病留种地;发病初期选用代森锌、代森锰锌、氟啶胺进行防治。

瓢虫。瓢虫以叶肉和果实为食,对马铃薯的危害较大,受害马铃薯会的叶片干枯、变褐。果实被啃常常破裂,粗糙味苦,不能食用。可采用药剂5.2%阿维.高氯、10%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进行杀虫。

蛴螬。蛴螬是一种地下害虫,吸食刚播种的种子和幼苗,危害马铃薯的生长。防治蛴螬应该避免施未腐熟的肥料,可以采用黑光灯诱杀。药剂防治可用阿维菌素、辛硫磷进行灌根。

土豆常见的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黑痣病、环腐病等。虫害有蝼蛄、蛴螬、蚜虫、螵虫等。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种薯栽培,发现病虫害及时药剂防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