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子座或菌丝团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子囊腔在病组织中越冬,但不是主要初侵染源。翌年遇适宜条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落到花生叶片上,遇适宜温度和水滴,萌发产生芽管,直接穿透表皮进入组织内部,产生分枝型吸器汲取营养。花生黑斑病与褐斑病症状相似,但田间发生时期一般较褐斑病晚。黑斑病病斑小,病斑周围没有黄晕或黄晕不明显;而褐斑病病斑大,病斑周围的黄晕宽且明显。花生黑斑病以菌丝体或分孢座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荚、茎杆表面越冬。在第二年合适条件时,越冬分生孢子或菌丝直接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为初侵染与再侵接种体,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侵入致病。病斑首先出现在靠近土表的老叶上,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田间病害再侵染源。在南方产区,春花生收获后,病残株上病菌又成为秋花生的初侵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