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褐色水渍状斑,渐扩大,呈暗红褐色至浅褐色,具清晰的同心轮纹。病果很快腐烂,发出酸臭味,并渗出茶色粘液。病果渐失水成为黑色僵果,表面布满黑色粒点。叶片发病,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直径0.5—1.5厘米,后出现轮纹,病部变灰白色,并产生黑色点粒,叶片上发生多个病斑时,病叶往往干枯脱落。梨轮纹病又称梨轮纹褐腐病、粗皮病等。除梨外,苹果、桃、李、杏、栗、枣、海棠等都是轮纹病寄主。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为害叶片较少。枝干染病从皮孔侵入,初期病斑扁橢圆形、褐色,病斑中心突起,质地坚硬,边缘龟裂,与健部形成一道环沟状裂缝。病组织上翘,呈马鞍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表皮十分粗糙,故称粗皮病。果实染病多在近成熟和贮藏期,从皮孔侵入,病斑水渍状、褐色,且有同心轮纹向四周扩散,病果很快腐烂。叶片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同心轮纹明显,呈褐色。叶片病斑多时,引起叶片早落。枝干发病,起初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斑,渐扩大,呈圆形或扁圆形,直径0.3—3厘米,中心隆起,呈疣状,质地坚硬。以后,病斑周缘凹陷,颜色变青灰至黑褐色,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器,出现黑色点粒。随树皮愈伤组织的形成,病斑四周隆起,病健交界处发生裂缝,病斑边缘翘起如马鞍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大斑。病重树长势衰弱,枝条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