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高温多雨条件下,随连阴雨日增多而扩展。低洼地、排水不良、植株生长衰弱发病重。本病由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种子传带,第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带病种子直接侵染幼苗,使幼苗发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潜伏在种子里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飞溅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豌豆炭疽病主要为害茎、叶和荚。茎染病病斑近梭形或椭圆形,中央浅褐色,边缘暗褐色略凹陷。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4mm,边缘深褐色,中间暗绿色或浅褐色,其上密生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病情严重的,病斑融合致叶片枯死。荚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大小2~5mm,病斑中间浅绿色,边缘暗绿色,亦密生黑色小粒点,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粉红色粘质物,别于褐斑病和褐纹病。
可用咪鲜胺锰盐或苯醚甲环唑或吡唑醚菌酯或啶氧菌酯或苯甲.嘧菌酯等药喷雾防治。建议用药:用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磷酸二氢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