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茎腐病。真菌性病害,危害茎基部、茎部、根部及子叶,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7月底-8月初为又一次发病高峰。冠腐病。真菌性病害,危害茎基部,花生生长前期播种后幼苗首先发病,可侵染果仁和子叶。蛴螬。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地下20-40cm处越冬,5月中旬化蛹,7月中旬前后为危害盛期,幼虫危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蝼蛄。4月上中旬进入表土层活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花生处于苗期为危害高峰期,9月上旬为第二次危害高峰。幼苗期。花生蚜。一年20-30代,幼苗期迁入花生田,花生开花前期和开花期形成危害高峰,5月底至6月下旬为危害盛期。红蜘蛛。与花生蚜在同一阶段发生。开花结果期。叶斑病。真菌性病害,开花下针期即6月中下旬为第一发病高峰,8月中下旬-9月上旬为第二发病高峰。网斑病。花生生长中后期以危害叶片为主,茎部、叶柄也有发生,天气冷凉,潮湿条件发生严重。锈病。主要在叶片上发生,多先从底叶开始发病,高湿,温差变化大,易引起病害流行。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小地老虎等。化学防治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隔7-10天再补喷1次。药剂可选用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花生收获后清除病株,进行深耕,将遗留在田间的病残株和菌核翻入土中,可减少菌源,减轻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