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斑病的防治,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结合农业技术措施以减轻病害发生流行。目前,玉米已经处于抽雄期,应尽快用药加以控制,防止蔓延。在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的严重感染区,病叶率20%时,开始喷药。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或90%代森锰锌)稀释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稀释800倍进行喷雾。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药剂防治要尽量及时早防。
选种抗病、耐病玉米品种,玉米地进行轮作倒茬,避免重茬,同时玉米秸秆避免在田头堆放。玉米应适当早播,种植密度合理,培育壮苗,同时科学施肥,氮磷钾肥搭配施用。加强栽培管理,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栽培管理措施防治主要包括:玉米收后及时清除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麦垄点种,适期早播以避开病害;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摘除玉米茎基部的1~3片病叶,可以减轻和推迟病害危害;玉米收获后要及时翻耕,秸秆要集中处理,用作堆沤肥料的要经过高温发酵;实行1年以上的轮作等。
不怕斑病重,就怕用药不对症,选准药剂,病前防、病期治,是防治玉米大斑病的有效措施。6月中旬发病前玉米一菌克250克/公顷,加水400~500公斤,10~15天再喷一次,连喷两次,可有效预防玉米大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