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管理不当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根系呼吸困难受阻,根部积水腐烂。地下害虫危害或栽植伤口未处理,传染病菌从伤口侵入,使根系发病。该病属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5月进入盛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苗床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是主要环境诱因,土壤粘性大、易板结、通气不良阻碍根系发育,也易发病。根部受地下害虫、线虫危害后,伤口多,利于病菌侵入。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通过带菌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传播,从幼苗伤口侵入,借风、浇水扩散。高温高湿是发病流行的关键,苗床连茬、地面积水、施用未腐熟肥料、地下害虫多、农事活动造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番茄幼苗期病菌可通过带菌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传播,从幼苗伤口侵入,借助雨水、灌溉水扩散。病菌生育适温22~24℃,土温低于20℃且持续时间长易诱发此病,土壤粘重的重茬地及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