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缺锌都有什么症状?

2025-04-14 15:05

玉米缺锌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症状主要集中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幼苗出土后2周内会出现叶片浅白条纹,随后中脉两侧形成白化宽带组织区,中脉和边缘保持绿色,有时叶缘和叶鞘呈褐色或红色。3~5叶期时,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或白色条纹,叶片可能出现白色斑点并迅速扩大甚至坏死,叶面有时呈半透明或条纹状裂开,部分叶缘坏死,新芽可能变白,俗称“白芽病”。

成株期症状更为明显,新叶出现上述症状的同时,老叶叶脉也会形成失绿条纹,主脉和叶缘间可能出现较宽的黄色或白色带状类绿区,俗称“花白叶”。老叶叶稍可能变为紫色,严重时进一步变为褐色,植株下部各节也变紫,节间变短,植株矮小,根系变黑,茎秆纤细,雌穗不能正常伸出或不结实和秃顶,对产量影响较大。缺锌越严重,上述症状越为明显,中度缺锌时只有下部叶片发病,紫色部分也不大明显,观察也较为困难。

严重缺锌时,叶尖有淡白色病斑,之后突然变黑,有特殊金属光泽,3~5天后植株死亡,一部分植株形成“空秆”或缺粒。玉米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受抑,叶片坏死,严重时植株死亡绝收。缺锌症状的出现不仅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还会导致显著的减产,因此及时诊断和补充锌元素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