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黑皮西葫芦蔓枯病在田间主要发生在茎蔓上,致蔓枯死,但也能为害幼苗、茎部及果实。近地面的茎初染病时,病斑与健全组织交界处呈水浸状,病情扩展时,组织坏死或流胶,病部出现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整株死亡。叶片染病,呈水浸状黄化坏死,严重时整叶枯死。果实染病,产生黑色凹陷斑,龟裂或致果实腐败。茎蔓染病,茎基部由水渍状病斑转为黄褐色,最终枯死。叶片染病始于叶缘,形成V字黑褐色病斑,后期溃烂至死。果实染病初期瓜皮层出现水渍状圆点,后向内部深入,造成软腐或腐烂。
农业防治措施包括:(1)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肥沃地;(2)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地或无病株上采收;(3)加强放风,降低湿度,营造不利于蔓枯病发生的环境;(4)控制种植密度,及时去掉底部老叶,雨季前挖好排水沟,确保菜田不积水;(5)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叶、病蔓、病瓜并深埋或烧毁。
药剂防治分为预防和治疗两部分。预防措施:A、将青枯立克按600倍液稀释,在播种前、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B、在定植时、定植后及预期病害常发期前,按600倍液稀释灌根,每7天用药1次,次数视病情而定。治疗措施:将青枯立克按500倍液稀释使用,病害严重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控制后转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