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产量是如何构成的?

2025-04-13 14:53

水稻的产量构成是由每亩有效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也就是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构成,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有助于水稻高产。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因素构成的。水稻产量各构成因素是在水稻生育过程中按一定顺序在不同时期形成的。

其中,秧田期是奠定水稻高产的基础时期。秧苗素质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移(抛)栽水稻栽插后半个月内秧苗的发根能力、叶片功能、分蘖发生的快慢与性状等。分蘖期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穗数的多少,取决于栽插(抛栽)的基本苗数和单株分蘖成穗率。群体质量栽培的核心就是要在保证一定穗数的前提下提高成穗率,以培育足够数量的壮株大蘖,搭好丰产架子。

长穗期是决定每穗粒数的时期,每穗的结实粒数是由分化的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之差决定的。结实期是决定粒重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影响结实率的高低。因此,灌浆结实期要尽可能保持一个高光合生产力的环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