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的发病条件如何?

2025-04-13 16:39

低温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原因,病原菌是发病条件,土壤水分状况和空气相对湿度影响着立枯病的发生,弱苗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立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土壤中携带有病菌的话,是最根本的原因,由于土壤没有进行消毒处理或消毒不彻底,这些病菌会在水中或土壤内营腐生生活,等到秧苗移栽之后,开始危害,立枯病就这样出现了。气候也是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以早稻来说,当早稻移栽时,气温出现变数,苗期遇到低温天气(气温15度以下时),导致秧苗自身抗病能力减弱,但低温却对病菌影响不大,病菌很快侵袭秧苗,如果持续时间较长,生理严重失调,病害随即加重。水稻立枯病发病条件包括:低温多湿,土壤含水量高,土壤中缺氧,根系发育不良,秧苗生长弱,抵抗力低,易感立枯病。一般土壤含水量低于50%,秧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育好,可以抗立枯病的发生;温差大易得病,床土昼夜温差大,造成稻苗基部徒长,根系发育不良,稻苗2.5叶期如遇持续低温,寒潮过后1-2天,青枯、黄枯就要开始大发生;土壤消毒不彻底或碱性土壤易发病。施碱性肥料如尿素、硝铵均能诱发立枯病,应提倡施酸性肥料如硫铵、过石等。土壤用药剂消毒后将pH值调到4.5-5.5,稻苗不易得立枯病;播种时芽过长或播种量过大,稻苗生长细弱,抗性差;秧田位置不当,光照不足,置床不平,地势低洼,盐碱重;施用未腐熟好的有机肥,氮肥过多,稻苗徒长等均可诱发立枯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