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枯萎病的为害症状是什么

2025-04-12 07:38

西瓜枯萎病在西瓜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发病,伸蔓期至开花坐果期是西瓜枯萎病敏感期。幼苗发病时呈立枯状,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最初1-2天,早晚尚能恢复正常,数日后,植株萎蔫不再恢复,慢慢枯死。成株期发病,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开始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日后全株萎蔫枯死。病蔓基部常有褐色条斑或发生表皮纵裂,并伴有树脂状胶质溢出,茎部维管束变成褐色。潮湿时,茎部呈水浸状腐烂,表面出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西瓜枯萎病为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该菌在土壤中可存活6年。西瓜枯萎病在西瓜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发病,伸蔓期至开花坐果期是枯萎病敏感期。幼苗发病时呈立枯状,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

西瓜果实上发病,初呈油渍状小斑点,后变暗褐色圆形大凹陷斑,表面干烈,内部木栓化,常呈星裂状,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粒点。叶柄发病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表面粗糙,有小黑粒点,下雨后病部腐烂,易折断。

幼苗期症状。幼苗受害,出苗前可造成烂种;出土后发病,子叶、真叶呈失水状萎蔫,茎基部变褐收缩呈猝倒状,拔出苗子可见根部黄褐色腐烂。西瓜枯萎病在西瓜全生育期都可发生。苗期染病,病苗叶色变浅,似缺水状萎蔫,最后枯死,剖茎可见维管束变黄。

西瓜枯萎病的表现症状是:蔓发病,基部变褐,皮纵裂,常伴有树脂溢出,干后呈红黑色。横切病蔓,维管束变黄褐色并呈现胶汁粉红色霉状物。发芽期感病,种子极为缓慢地长出胚芽,但不长或很难长出胚根,剥开病部观察发现幼嫩组织呈淡褐色。苗期发病,叶色变浅,逐渐萎焉,直至幼苗僵化枯死;成株期发病,初期叶片逐渐萎焉,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傍晚逐渐恢复,病情向上发展。

症状幼苗发病时呈立枯状。定植后,下部叶片枯萎,接着整株叶片全部枯死。茎基部缢缩,出现褐色病斑,有时病部流出琥珀色胶状物,其上生有白色霉层和淡红色粘质物(分生孢子)。茎的维管束褐变,有时出现纵向裂痕。根部褐变,与茎部一同腐烂。

西瓜枯萎病是由西瓜尖镰孢菌引起的,病菌由西瓜苗根部侵入后发病,主要发生在西瓜坐果期。发病初期,叶片由根部向上呈失水状萎蔫,中午明显,早晚复原。发病叶片向上增多,茎基部缢缩、纵裂,部分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株根部腐烂,维管束变为褐色。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