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可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结果盛期发病严重。在气温20~25℃,相对湿度80%以上或阴雨天气,病害易流行。重茬地、低洼地、瘠薄地、浇水过多或通风不良地块发病较重。番茄早疫病属真菌性病害,对温度适应性强,15~30℃条件下均可发生,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28-30℃时,分生孢子在水滴中35-45分钟的暂短时间内就可萌芽。初夏季节,如果多雨、多雾,分生孢子就形成的快而且多,病害就很易流行。果实迅速膨大期,基部叶片开始衰老,这时遇有持续5天日平均气温21℃左右、连续2天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该病即开始发生和流行。一般结果初期并始发病,盛果期进入发病高峰。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易发生。此外,重茬、种植密度过大、浇水过多、基肥不足、低注积水、结果过多、环境高湿、植株衰弱等均有利此病的暴发流行。温、湿度与发病密切相关,温度保持15℃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上,病害开始发生。气温保持20~25℃,病情发展最快。露地栽培重茬地、地势低洼、排灌不良、栽植过密、贪青徒长、通风不良发病较重。昼夜差大,相对湿度高,易结露,番茄叶片上常有一层水膜,利于病害的发生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