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及病菌侵染导致烂果。二、柑橘采摘前发生了病害。在采摘柑橘之前,生了病害,也容易导致烂果的发生,其中包括了炭疽病和黑腐病。炭疽病分为干腐型和软腐型两种,软腐型的病斑会出现霉变,还有红色粘质孢子块。干腐型大多出现在果皮上,生病的部分处于凹陷的症状。黑腐病发生后会有四种表现,分别是心腐型、黑腐型、蒂腐型与干疤型。三、病虫害导致:除小蝇虫,可以在柑橘转色的初期挂追踪诱粘剂的瓶子,每亩挂9个左右即可。预防方法:做好管理;进行适当的修剪;施肥科学保证柑橘果实的品质,减少烂果现象发生。柑橘烂斑是黑斑病,这一种病菌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15度到25度左右,雨水很有利于细菌快速的传播,所以遇到阴雨的天气就很容易导致光合作用,大大的减弱会导致营养合成不足,最终出现黑斑病。如果连续阴雨的天气会导致果树出现大量的伤口,从而这也会导致这种细菌侵入。可以多次的喷洒靓果150-300倍+地力旺500-600倍,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营养来补充给树体充足的营养恢复树体。防治措施:①剪除枯枝,清扫落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叶,清除地面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并喷0.8~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②喷药保果。因为果实感染主要发生在幼果期,故当见到果面和叶面出现病斑再来喷药防治则为时已晚。必须在落花后15天内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5~20天再喷1次,连喷2~3次。有效药剂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