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2025-04-11 16:18

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叶上初形成褪绿斑点,后逐渐形成隆起的橘黄色疱疹斑。夏孢子堆较小,椭圆形,鲜黄色,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后期寄主表皮破裂,散出鲜黄色粉末。小麦近成熟时,在病部出现较扁平的短线条状黑褐色斑点,表皮不破裂。在小麦幼苗叶片上,病菌常以侵入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形成同心圆状排列的夏孢子堆。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引起的、发生在小麦的病害。该病自小麦出苗至成熟都有可能会发生,危害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其次是叶鞘、茎秆,也侵染穗部、颖壳和芒等组织。

小麦条锈病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2、小麦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预防治理该病需要在病害初期就要进行治理,一般病害率在1%以下时,采用12.5%禾果可湿性粉剂450~525g/hm2,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70%呲虫啉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进行防治,7至10天喷1次,持续喷3次左右。该病是气传病害,必须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