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班病在红薯整个生育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薯苗和薯块。在育苗期为害幼苗根茎,形成黑色病斑;在生长期和贮藏期的薯块上病部呈膏药状的黑斑,薯肉呈黑绿色,削皮也很难除净,薯肉吃着有苦味。薯苗染病初期幼茎地下部分或茎基部产生梭形或长圆形稍凹陷的黑斑,逐渐向地上蔓延,成为纵长病斑,继续扩大使幼苗茎基部全部变黑。病苗定植不久,叶片变黄,植株矮小,最后病株地下部腐烂。薯块染病初病部呈圆形或近圆形凹陷膏药状病斑,坚实且轮廓清晰,中部生灰色霉层或黑色毛状物,严重时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形。
红薯叶甲成虫体长5-7毫米,卵圆形,体色变化大,有青铜色、紫铜色、蓝紫色、蓝黑色、蓝色和绿色等,多为蓝黑色,有金属光泽。触角11节,端部5节略扁平。头、胸部背面密布刻点,前胸背板呈横长方形,小盾片近方形。鞘翅布满刻点,肩胛隆起,刻点粗而明显。丽鞘亚种在肩胛后方有一闪蓝光的三角斑,而指名亚种则无此斑。前者鞘翅肩胛后方皱褶较粗,范围超过翅之半,后者皱褶微,范围小。幼虫黄白色,体粗短,圆背筒形,常弯曲成C形,全身密被细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