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顶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能发生。发病初期,玉米植株会出现矮化现象,中上部叶片失绿、畸形、皱缩或扭曲,边缘组织呈刀削状缺刻并黄化,沿主脉一侧或两侧形成黄化条纹。严重时,叶基部腐烂仅存主脉,后期雌穗小或不结实。
对于发病地块,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及时铲趟:利用晴好天气加快铲趟进度,排湿提温,消灭杂草,提高秧苗质量,增强抗病能力。
2.减除病叶:对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3.及时追肥: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后,迅速追施氮肥,尤其对发病较重地块更要及早追肥。同时,叶面喷施锌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苗早发,补充养分,提高抗逆能力。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8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800倍液施药,用药2次,间隔10-15天。
对于严重发病难以挽救的地块,要及时毁种。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玉米顶腐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